大连LNG接收站优化ORV节支效益显著
福建省数字城乡融合发展科技经济融合服务平台主任吴仁华认为,数字经济与乡村发展的结合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战略突破点。
永安女子骑警队成立于2022年9月,目前共有8人,由2名民警、6名辅警组成,平均年龄仅28岁,主要承担护学岗、交通疏导、安全宣传、机动巡逻等工作。从学校毕业、结婚生子、成为办公室的白领,雷金玲一路沿着普通女生的人生轨迹在行走,但是成为一名警察是雷金玲深植于心的梦想。
我很高兴我能成为孩子们的骄傲,我也为自己感到自豪。双手握把,身体前倾,左腿撑地,一个帅气的跨步就从警用摩托上翻下身来。陈倩说,每次疏导车辆、指挥交通,看到孩子们安全快乐地上学、回家,她就有满满的幸福感。相比起陈倩,骑警的工作对于两个孩子的妈妈雷金玲来说,是更大的挑战。她说,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的领头羊,要有良好的协调调度的能力,警务综合素质一定要高,也要具有很好的沟通技巧。
队长罗佳妮是一位00后的小姑娘,年纪虽小,却能独当一面。退伍女兵陈倩是队伍中公认的最佳骑手,5年的部队经历让陈倩练就了永不言弃的刚毅性格和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不仅复垦了土地,还给村里带来不少收益,一举两得。
经过李名旺这样一批先行者新农人的带动和政府推广,如今尤溪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率已经达到了82.16%,实现了插秧不用弯腰,治虫不用下田,收成不用晾晒。农民能丰收,合作社有效益,就是我们最大的福。尤溪地处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且梯田、小丘田居多。当时他在邻村巧遇收割机作业,就动了推广农机的心思
经过李名旺这样一批先行者新农人的带动和政府推广,如今尤溪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率已经达到了82.16%,实现了插秧不用弯腰,治虫不用下田,收成不用晾晒。粮要种,还要种得好、卖得出。
22日,尤溪县洋中镇龙洋村村口,龙洋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名旺正和社员们一道工作,碾米机、真空包装机、叉车同时作业,机器轰鸣中,谷子变大米。(见习记者 马丹凤 通讯员 吴振湖 文/图)。正在加工的大米是优质杂交水稻泸优明占,近两年很受消费者青睐,在尤溪全县范围内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都不愁卖的。2008年,他和几个朋友共同投资16.8万元,购买了第一台收割机,成立了龙洋农机专业合作社,正式成为一名农机手,开始了农业机械服务之路。
他说,共计70亩水稻,从育秧、耕地、插秧、防治病虫害,再到收割、烘干等一条龙都委托合作社,省时省力,每亩还增收近800元。洋中、西滨2个镇8个村70余户共2000多亩制种田生产的杂交水稻种子,也由合作社负责收购。看到了机械化种植的便利,许多农户又把抛荒的土地重新开发出来。农民能丰收,合作社有效益,就是我们最大的福。
春耕春播马上要开始了,加紧把订单加工出来,不然往后会忙不过来。2022年,合作社服务农田4000多亩,服务农户2000余户,合作社总收入达535万元。
他介绍,这条大米加工生产线日产大米30吨,除了加工本社的谷子,还会承包临近村庄的谷子加工。当时他在邻村巧遇收割机作业,就动了推广农机的心思。
李名旺和农机服务结缘是在2007年。2020年,他流转50余亩土地,雇人种植烟叶。尤溪地处山区,八山一水一分田,且梯田、小丘田居多。今年春耕,他又要和往年一样,开着旋耕机下地了。和李名旺同村的刘世江,6年前开始从事水稻种植,起初靠人工,一家人种10多亩地,割一天稻子非常累,进度还慢。园溪村村委会副主任詹宗源说。
以前种地难啊,农机使用率低,我们是最早一批用收割机的。去年,尤溪县全县复垦荒地1700亩。
以往小而散的传统耕作方式下,农户种田辛苦又收成有限,田地撂荒现象多见。烟叶收完,还要种一季水稻,李名旺的合作社帮了大忙。
李名旺驾驶收割机收割稻谷。李名旺是洋中镇龙洋村人,皮肤黝黑,双手粗糙。
李名旺说,现在不一样了,很多种地农户,鞋子连泥巴都不用沾。2019年城关镇园溪村将复垦出的120亩田地以村集体形式承包给合作社经营,每年收取田租,今年已经是第五年承包。合作社除开展代耕、代种、代收、代烘、代售的保姆式服务外,还经常组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农户生产经营水平,目前已培训465人。不仅复垦了土地,还给村里带来不少收益,一举两得。
经过十几年发展,合作社从李名旺的单打独斗发展到26名社员团队作战,配置插秧机、催芽机、叉车、无人植保飞机等各类大中型农业机械设备58台套,不仅有大米加工生产线,还建立了工厂化育秧中心、粮食仓储中心,成为集农机服务、生态种植、生产加工与销售、农资综合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曾入选全国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典型案例消防安全的吹哨人我从没后悔进入消防队,救民于水火是我的热爱所在。
春节刚过完,谢晓晖宣传骑行服务队的身影马不停蹄地出现在了初春乍寒的大街小巷里。这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谢晓晖消防宣传骑行服务队始终践行 成为新时代精神文明的典型,成为传递真善美、大爱在三明的品牌的使命,宣传防火知识、协助排查火灾隐患、开展专题讲座,永安大街小巷、乡村、学校、养老院,处处有他们的身影,谢晓晖和他的骑行服务队都是大爱精神的践行者。
如今的谢晓晖,依旧践行初心,继续坚持骑行在路上,投身公益事业,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传递大爱精神。大爱精神的践行者小朋友们看到叔叔不要怕,叔叔是因为救火受伤了才会这样,所以你们一定不可以玩火,看到着火要打119。
通过谢晓晖骑行队敲门入户消防安全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居民应对突发火情的能力,有效地增强了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为避免小火亡人事故提供了有力保障。叔叔是英雄,我也要做消防员。自骑行队成立以来,累计开展消防安全培训40余场,入户宣传2000余次,培训人数8000余人,发放各类宣传材料2万余份,张贴各类宣传资料6000余份。穿上消防服,就要守卫一方群众平安。
这样的信念根植于谢晓晖的内心,今后每逢出警,他总是第一批赶到火场。2004年7月26日15时20分,在扑救永安市上坪乡翔鹭蚊香厂发生火灾过程中,由于厂房突然坍塌,将正在组织扑救火灾的谢晓晖同志严重烧伤,全身烧伤面积分别高达75%,并造成了呼吸道严重灼伤。
他的容貌、肢体与之前相比已判若两人。借着骑行的下乡优势,2021年5月,谢晓晖向组织请缨,成立谢晓晖消防宣传骑行服务队,深入山区农村宣传消防知识,成为农村消防安全的吹哨人。
此外,谢晓晖还定期带领队员举办消防进企业活动,让企业员工树立安全观,为企业把好开工安全关。疤痕累累的钢铁侠那场火灾之前,谢晓晖的生活一直被阳光照耀着。
最新留言